新聞稿
香港可持續債券巿場領先亞洲,2023年增長達236%
香港特區政府成為亞洲最大的政府債券發行人及全球第五大累積政府綠色債券發行人
香港,2024年6月24日 – 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limate Bonds Initiative,簡稱CBI)最新報告顯示,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香港特區政府)債券發行的推動下,香港的可持續債券市場實現了迄今為止最大的增長,領先於亞洲地區,並首次進入全球綠色債券發行量排名前十的政府發行人行列。
氣候債券倡議組織發布了第六期《2023年香港可持續債務市場報告》,根據氣候債券數據庫的方法論,並使用氣候債券倡議組織的綠色、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SLB)(統稱為GSS+)數據庫,全面分析香港的可持續債務市場。該報告得到了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金管局)和香港綠色金融協會的支持,以及渣打銀行的贊助。
報告顯示,香港的可持續債券市場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增長。2023年,來自香港的GSS+債務總額達到182億美元,按年增長236%。
其中大部分可持續債務為綠色主題,發行量為156億美元,而社會主題則累計發行了26億美元。2023年,香港發行人的社會與可持續發展(S&S)發行量連續第三年增長至25.6億美元,2022年的S&S發行量為19.8億美元。
亞洲可持續金融領導者
2023年香港發行的符合氣候債券數據庫標准的綠色債券數量首次躋身全球前十,比去年同期增長173.3%。這主要得益於香港特區政府發行量創紀錄的14億美元單年增長。來自香港特區政府的發行佔其綠色債券發行量(144億美元)的92%,其餘來自金融企業。香港特區政府是2023年第四大政府綠色債券來源地(僅次於英國、德國和意大利),也是累計第五大政府綠色債券發行人。
從記錄分析,香港的發行人較多元化。儘管在經濟低迷和疫情放寬限制環境中,非政府發行量增長放緩。隨著市場情況的改善,香港市場有機會繼續提高其可持續債券市場的數量和質量,吸引多元化的發行人,並將私營機構的發行量恢復到歷史水平。
進一步擴大規模和雄心,以實現本地和全球目標
截至2023年底,全球綠色債券發行量達到2.8萬億美元,到2024年年中將超過3萬億美元。到 2025 年,要實現氣候債券每年5萬億美元的目標,需要大幅增加大型的發行。香港在資本調動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可以幫助香港和內地轉型及邁向綠色和可持續的未來,惠及未來的世代。
在2024-25年度財政預算案中,香港特區政府宣布擬在2024-25年度至2028-29年度每年發行價值約950億至1,350億港元的債券,包括綠色/可持續債券,並延長「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至2027年,以顯示其致力於實現到2035年將排放量減半和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氣候目標的決心,以及將香港定位為亞洲綠色金融中心的雄心。
在氣候債券倡議組織的支持下,香港金管局發布了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旨在與內地和歐盟的分類目錄保持一致,並成為首個採用這是中國人民銀行(PBOC)和歐盟委員會聯合倡議的共通綠分類目錄(Common Ground Taxonomy,簡稱CGT)的司法管轄區。令人欣慰的是,在2023年發行的符合CGT標準的綠色債券中,除了其中一種,其他所有債券都被認為與氣候債券倡議組織的綠色債券數據庫保持一致。
香港在亞洲金融的戰略位置和在全球金融領域的領先地位,能夠有效地促進內地的脫碳和轉型融資。本地與CGT兼容的可持續分類目錄、政府綠色債券計劃以及零碳就緒建築認證等舉動可以加強這一點,並進一步增加內地獲得國際融資的機會。
氣候債券倡議組織首席執行官肖恩.基德尼(Sean Kidney)表示:
「我們祝賀香港躋身全球十大綠色債券政府發行人。 這彰顯了香港發展 GSS+ 債券市場的重要全球領導力,也反映了香港特區政府採取的各項令人鼓舞的舉動,通過連接全球與中國市場綠色投資支持區域經濟低碳轉型。」
香港綠色金融協會主席兼會長馬駿博士表示:
「轉型融資是全球可持續金融發展的重要趨勢,為亞洲高碳排放產業轉型融資提供了巨大的增長機會。香港可以抓住這個機會,擴大其與CGT標准兼容的分類目錄,將轉型活動納入其中,以減少漂綠行為,並促進跨司法管轄區的資本流動。作為亞洲領先的綠色債務政府發行人,香港可以進一步開拓與脫碳績效和激勵措施相關的轉型產品,制定與轉型相關的信息披露,並促進以科學為基礎的轉型方法,鞏固其作為亞洲領先的可持續融資中心的地位。」
渣打企業及投資銀行業務客戶部香港、台灣及澳門區主管許穗華表示:
「作為一家致力在香港推動可持續金融的領先國際銀行,渣打很高興繼續支持CBI的《香港可持續債務市場報告》。該報告再次展示了香港綠色和可持續債券市場的優勢,以及許多增長領域。憑藉我們創新的可持續金融融資方案和專業的可持續金融專家團隊,我們將繼續幫助客戶追求可持續發展目標,加快實現淨零轉型,同時推廣香港作為亞洲的國際可持續金融中心。」
歡迎點撃此處下載报告。.
- 完 -
傳媒查詢:
Mickey Eva
Digital Media Manager, Climate Bonds Initiative
至記者:
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BI)
CBI 是一個致力於調動全球資本以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非營利機構。其關注的重點是幫助降低 大型氣候相關基礎設施項目融資成本,並為希望通過加大資本市場投資而實現氣候目標的政府 部門提供支持。CBI 開展市場分析、政策研究、市場開發工作,為政府和監管機構提供建議, 並在全球範圍內推行應對氣候變化相關債券及實體認證機制。
渣打銀行
渣打是一個具領導地位的國際銀行集團,覆蓋全球53個增長迅速的市場,並為額外64個市場的客戶服務。我們的使命是透過我們獨特的多元性,推動商業發展和促進繁榮。集團多年來的歷史及一直堅守的信念展現於我們的品牌承諾「一心做好,始終如一」。
渣打集團在倫敦證交所及香港證交所掛牌上市。
渣打銀行自1859年在香港開展業務,現為香港三家發鈔銀行之一。渣打銀行於2004年7月1日完成在香港註冊的程序,並將銀行在香港分行的業務注入於在香港註冊的渣打集團全資附屬公司 -- 渣打銀行 (香港) 有限公司旗下。
歡迎瀏覽sc.com 內的Insights聽取更多的客戶分享及專業見解,並追蹤渣打的X,Instagram,LinkedIn 及 Facebook 取得最新消息。
香港綠色金融協會
香港綠色金融協會於2018年正式成立,致力推動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在香港及其他地區的發展。本會的宗旨和任務是組織業界專業力量,向香港政府和監管部門提出支持綠色金融發展的政策建議,推廣綠色金融和綠色投資理念,組織研究與開發綠色金融產品、方法和工具,開展本地和國際性的交流活動,為金融機構參與香港、內地和“一帶一路”的綠色投融資提供資訊和專案對接平台,助力全球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和《巴黎協定》,爭取將香港打造成為國際領先的綠色金融及綠色科技中心。
----------------------------------------------------------------------------------------------------------------------------
Disclaimer: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communication does not constitute investment advice in any form and the Climate Bonds Initiative is not an investment adviser. Any reference to a financial organisation or debt instrument or investment product is for information purposes only. Links to external websites are for information purposes only. The Climate Bonds Initiative accepts no responsibility for content on external websites. The Climate Bonds Initiative is not endorsing, recommending or advising on the financial merits or otherwise of any debt instrument or investment product and no information within this communication should be taken as such, nor should any information in this communication be relied upon in making any investment decision.
Certification under the Climate Bond Standard only reflects the climate attributes of the use of proceeds of a designated debt instrument. It does not reflect the credit worthiness of the designated debt instrument, nor its compliance with national or international laws. A decision to invest in anything is solely yours. The Climate Bonds Initiative accepts no liability of any kind, for any investment an individual or organisation makes, nor for any investment made by third parties on behalf of an individual or organisation, based in whole or in part on any information contained within this, or any other Climate Bonds Initiative public communication.